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毗邻中国散裂中子源,于2017年12月22日启动建设,2018年4月完成注册,是广东省首批四家省实验室之一。
实验室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为牵头单位,广东省科技厅为指导单位,东莞市政府、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为共建单位,总体规划1200亩,首期计划投资经费超过50亿元,定位于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未来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
实验室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王恩哥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中科院原副院长)任理事会理事长,赵忠贤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物理所汪卫华院士是实验室主任,可谓大牛云集。
为探索“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实验室布局有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
仿佛被按下加速键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经过2年多的布局和发展,总人数超过720人,其中包含两院院士10人。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重大项目、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30项,总经费达2.4亿元;多项研究成果刊登于Nature等一流期刊,已发表高水平论文270余篇。
为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实验室先后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引进18个优质项目,在创新样板工厂进行小、中试孵化,目前已提交专利申请100多件,注册成立高科技企业15家。
未来,实验室将继续依托广东省和东莞市的经济优势和产业基础,利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及大科学装置的建设经验,汇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和优质科技资源,组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实验室。
工资薪酬: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硕士年薪12万起,博士年薪25万起,博士后年薪30-40万(“博新计划”入选者45万/年)。
成果转化奖励:对项目组完成、转化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最高比例可达80%。
职称评审:根据即将出台的《广东省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符合条件的省实验室可开展职称自主评审,未来可根据政策在实验室申请职称评审。
六险一金:按照东莞市缴费比例上限缴纳五险一金外缴纳补充医疗保险。
住房保障:为实验室职工提供周转住房,未来还会有其他住房福利。
在职培训:提供相关专业与技术能力培训的机会。
人才补贴:根据东莞市及松山湖人才引进政策,实验室引进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人才符合条件者可申报《东莞市松山湖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东莞新时代新引进创新人才综合补贴》《东莞市博士后资助资金》《广东省海外青年博士后引进项目》等。
其他福利:国家法定的各类假期、带薪年休假、年度体检、节日福利、职工之家、通勤班车、解决子女入学等。
提醒: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费用都属于违法(如体检费、培训费等),请广大学生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