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静 通讯员彭梅蕾、吴桂霞)“一旦流感大流行发生,绝不会导致数以百万计的死亡,病死人数不会成倍超过季节性流感,超额死亡率即超过非流行年同期平均死亡率的部分将维持在20%~40%,更不会出现1918年的悲惨和萧条局面。”昨日下午,我国著名的流行病学专家、暨南大学医学院教授王声涌对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行预测,他预计第二冲击波将于秋天现于北半球。
此病毒可能通过消化道传播?
2009年4月15日和17日 ,美国从2例没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病人身上检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S-OIV),同样的毒株也在墨西哥、加拿大以及其他地方被检出。基于此,王教授判断道,去冬今春这种病毒其实已在北美悄然流行。由于有将近四分之一的病例出现腹泻或呕吐的现象,王教授认为此病毒也有可能通过消化道传播。
针对疫情发展态势,王教授指出,一般会有三种情况出,一是由于气温的升高,人群免疫力的提高,疫情可能会逐步消减;二是演变成为一种季节性流感;三是导致全球性的流感大流行。
“因为流感病毒不能在高湿高温下存活,所以第一冲击波很可能在3~5周内在北美衰退,第二冲击波可能以高致病性的特征于秋天出现在北半球。”王教授估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