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伦/报导】粉丝团“奶奶来了”创办者赖思豪自称“金孙”,爷爷过世后见奶奶哭泣,让他更想了解奶奶的内心世界,因而开设粉丝团,记录与奶奶的生活点滴,深厚祖孙情感动上万网友。
从小与奶奶一同生活的赖思豪,虽然和奶奶很亲,但未曾想过背后的故事,直到爷爷过世后,撞见奶奶无助地哭泣,让他好奇这个女孩到底是谁,才开始于个人脸书纪录与奶奶的点滴,在朋友提醒下才发觉,这个举动能让人回忆起爷爷奶奶,他说:“内心能想念一个人是很棒的事。”因而创立“奶奶来了”粉丝团。
赖思豪把奶奶当女孩,像朋友般与她相处。(赖思豪提供)
三年前的冬至奶奶因中风造成右半边瘫痪,赖思豪回忆起当时还是心有余悸,心里非常慌张且不知所措,但在奶奶面前仍要坚强,带着笑容鼓励她一定会康复,直到离开病房才敢哭出来,但赖思豪告诉自己不能难过太久,“陪伴一个人,要比他更坚强才能陪伴他。”
奶奶卧病在床后开始出现失智现象,赖思豪却因此松口气,他说:“奶奶是恋家的人,失智了就不用担心她会想家。”他也表示照顾失智的长辈需极度有耐心,要了解失智者为什么要重复做一样的事情,而不是不去了解便将一切归咎于失智。
台湾进入高龄化社会,如何与老年人相处成了一大课题,赖思豪建议想得到老年人信任就要“比他幼稚”,不要否定而是尽量赞美,让长辈觉得被需要,“敏感的心思可能成为暴力的元凶。”赖思豪指出老年人大都心思细腻敏感,因此防卫心较重,要用轻松玩乐的态度与他们相处,才可能接近他们最柔软的内心。
赖思豪在奶奶身上学到很多,最重要的是学会哭,他从小被教育男儿有泪不轻弹,因此有任何不愉快都只能往心里吞,直到奶奶生病,他才知道什么是嚎啕大哭,“原来我可以哭出声音,原来哭那么舒服。”
另外也因为奶奶他得以理解家人的情绪,他说:“家庭是个暴力的平衡。”因为亲近导致说话太直接而伤到对方,要真正理解家人才能维持平衡不让家庭歪斜。
提到想对奶奶说的话,赖思豪毫不犹豫的说:“我要告诉奶奶我爱她。”,他很感谢奶奶在86岁那年带给他的启发,奶奶的一生一直被大男人主义的家庭否定,但赖思豪真诚地说:“我认为她的人生很成功,是个很棒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