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甲,是位高中才到美国读书的华人创业家,他最被广为人知的,不是他的学历或年薪,而是而对于自己生命的学习及实验精神。2016年的一本书«被拒绝的勇气»,是本讲者的著作,里面更详细地说明了他的100天被拒绝实验,影片中的细节,不时令正在阅读的我,笑到停不下来。
书中及影片中,蒋甲都提到六岁时,老师在班上的无心之过,该回忆却在他的人生中时常影响着他,特别是被在许多貌似被拒绝的情境发生时。三十岁的他,想挣脱这个情绪阴影,上网查询了“如何克服被拒绝的恐惧”,海量的文章及分享出现在页面上,用不同的面向阐述了恐惧和痛苦的来源,或者有些激励文写着“克服它、面对它”。
这些知识、数据、或精神喊话…谁不知道啊??!但蒋甲的心里真正想探寻的是“为什么我知道了这些,还是很害怕呢?”
后来他找到了Jason Comely发明的Rejection Therapy的相关资料 (认真了解后,我依然觉得,这是一个新奇但需要心脏够强的人才玩得起的实验),用三十天的时间,去找寻被拒绝的机会,并纪录下来,认为此疗法,可以缓解被拒绝的恐惧。去面对被拒绝的情境,去发现可能的结果,去见证并体验事情不会发展到自己想像的那样,从而减少被自己假想的恐惧控制的次数。
从向陌生人借一百元美金开始,蒋甲开始了被搜集放拒绝的经验,佳将自己找寻被拒绝的过程用影像纪录了下来。
这个离谱的举动,其实并不离谱。我的好奇是,离谱的馊主意,人人会出,但有勇气去实践,背后需要多大的渴望,才有办法带着自己完成呢?
最后的结语是,许多改变世界的人,如甘地、马丁路德、甚至耶稣,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他们没有让拒绝定义他们,反之,他们用他们回应拒绝的方式,定义他们自己,他们拥抱拒绝。
我们不需要成为伟人,来从拒绝中学习、成长。对蒋甲而言,“拒绝”是诅咒、是梦魇,因为太害怕拒绝了,所以不断地逃跑,拒绝却反而得以困扰他的整个人生。当他开始拥抱拒绝后,不断地尝试,使得拒绝,成为他人生中最大的礼物。
他出书,并开发出许多练习工具,帮助了小时候的自己,同时也得以,帮助同样想从被拒绝的恐惧中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