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茄农夫的暑假”,以台南县学甲镇红茄社区为例,透过莫拉克台风事件,讨论台南县西北部的水患问题与农业困境。

属于盐分地带的红茄社区,是所谓的“易淹水地区”,因为排水不良与土壤盐化的恶性循环,导致农业发展遭受限制。这类农村社区,不仅仅是去年的莫拉克台风带来灾害,年复一年的淹水问题,才是这些农村的恶梦。

红茄地区古称为倒风内海,是近百年才陆浮的土地,日治时期还有稻米与甘蔗轮作,但是因为稻米甘蔗收入渐低,养殖渔业兴起,国民政府时期农田纷纷改做鱼塭。加上近年政府的休耕政策,使得当地农地日渐荒废。

红茄居民会在八掌溪高滩地种植西瓜,冬季种植春季采收,每年四月会举办西瓜节与百年传统的红脚背笭竞赛。但活动结束后,自端午节到农历九月份,因为进入洪汛期,当地农作常常会被大水淹没,因此社区几乎没人愿意耕作,这段时期被称为“农夫的暑假”。

本来在外做木工,还有兼职鱼塭捕鱼的红茄居民郭进旺,近年回乡向休耕地主租地种蕃茄。他是社区里少数会在雨季抢种番茄的农夫,希望在其他地区番茄大量产出前收成,在市场上能卖到较好的价格,但是去年他种植在村庄内较高农地的番茄都被大水所淹没。

虽然政府透过水患治理条例1160亿的经费,企图治理易淹水地区的水患问题,但是这些工程似乎只能减缓易淹水地区淹水的历时,并没有办法根治水患问题。

我们现在并不清楚红茄农夫的暑假,是否会因水患治理条例工程完工而消失,但莫拉克台风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在山区土石流的问题,我们也必须讨论和关注,台湾西部平原易淹水地区的水患与农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