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明快、手脚俐落的吴美君,从行销芭比娃娃的美商美泰儿(Mattel)总经理,转换跑道成为台湾奇摩站业务与新事业发展策略处副总裁,“我觉得做业务了不起透了!”
吴美君回忆,主管希望她能从行销面接触业务,原本很排斥,期间辞职三个月,但后来忍不住又回公司报到,“没办法,我太喜欢那个产业,”她笑着说。
重回美泰儿,吴美君咬着牙,从谈上架费到与通路协调谈判一步步开始,即使当上总经理,仍经常拜访通路。“我常站在卖场望着芭比,想着为什么这个娃娃卖不出去,”吴美君说。碰到这个时候,她会观察,若是POP(挂牌或海报)不明显,就赶快补强;要是人潮不够,尽早建议解决方案给通路。
那段日子,她领一份行销经理薪水暂代总经理职务,最后成为总经理,仍是当时年仅30岁的吴美君。她也以六年内让公司业绩成长六倍,即使历经景气逆势,业绩却依然攀升的成绩,让许多人眼睛一亮。
**让人眼睛一亮的Doer
从竞争激烈的玩具产业,到厮杀更惨烈的网络业,“如果我因奇摩是网络概念股而进来,那我是笨蛋,”吴美君说。事实上,酷爱产品周期短的行业,加上奇摩除了能让她发挥既有的行销业务专长,她又可借此学习新的产业知识,“我在这里既可付出又能学习,”是奇摩站吸引她的第一个原因。
过去一在外商工作,养成她极端重视营运目标与执行力。“我不论找老板还是选择团队,都是找Doer而不会投向Dreamer(梦想者),”吴美君说,而奇摩正是她所形容行动力强,“动得让人闻都闻得出来”的环境。
前几天到一家广告公司提案,事后公司总经理送他们到电梯门口说,“很奇怪,我觉得你们团队的眼睛好像都会发亮,”什么原因?她兴奋地解释,“因为我们做的事情超有价值。”
吴美君极端重视广告客户是否达到效益,虽然一般广告主花钱上Banner(横幅广告),以奇摩的人潮高流量,要达到一定水准点选率没什么问题,但她会追根究底问“点选次数有几次”、“多少折价券被印出来”,更关心到底有多少折价券真正被拿去消费。这些小事情,都让广告主觉得吴美君好像“替他们解决问题”的人,而价值也由此而生。
最近有本让她印象深刻的畅销书“共好”,书中主角之一的美洲原住民,以“松鼠的精神──做有价值的工作”,解释当看到“工作如何对他人产生助益”,而不是只看到“单一的工作环节”时,工作价值感油然而出,旁人也能感染到这股活力。
而这,或许也正是为什么吴美君和奇摩业务团队,让别人感受到“眼睛会发亮”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