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地球的夜晚漆黑一片。多亏电力与灯泡的普及,许多地区现已几乎24小时如白昼,而每年地球上会增加6%的人造光。

地球上的光对人类、动物与植物有直接影响,许多生态学家论及一种新型态的污染,原本休养生息的夜晚也逐渐逝去。在动物界中,持续光照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甚至危害某些物种的生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2015年为“国际光之年”,因为光的议题已是当务之急。光的世界将有什么样的转变?对人类又有何种后果?什么样的科技能让夜晚再次漆黑,并且使光变得更“健康”?

科学纪录片“失去夜晚”一一探索这些问题,并呈现现阶段的研究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