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南统计中国各省2005年~2020年二氧化碳直接排放路径后发现,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已达峰的省份,其排放从峰值年开始都已经出现明显下降,未达峰省份的增长也逐渐进入平台期。

今日(10月17日),2021大梅沙碳中和国际论坛在深圳举办。

不同地区、行业和领域的碳达峰时间是否会同步?工业与电力哪个领域会先达峰?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提出了这些问题。

王金南预测,钢铁、水泥、有色等行业与建筑领域的直接排放将在“十四五”期间达峰,早于电力行业。

2020年,我国首次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也被写入“十四五”规划,作为我国“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目标。

那么,对于不同的地区、同的行业和领域来说,碳达峰的进度又是否会一致呢?

在节能减排方面,不同地区其实面临着不同的情况。王金南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山东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8.15亿吨,为全国最高,之后是内蒙古的7.97亿吨,河北的7.86亿吨,江苏的6.99亿吨,广东的6.72亿吨。

王金南统计中国各省2005年~2020年二氧化碳直接排放路径后发现,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已达峰的省份,其排放从峰值年开始都已经出现明显下降,未达峰省份的增长也逐渐进入平台期。

从全国情况来看,王金南认为,“十四五”是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的关键时期,全国排放达峰后将进入3年~4年的峰值平台期,年均排放量仅减少几千万吨,容易因重大项目集中布局建设而导致排放量波动。

工业领域将比电力先“达峰”

据了解,目前已有多个行业公布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相关目标,一些行业还申明了达峰时间。

2021年1月15日,17家石油和化工企业、化工园区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联合签署并共同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宣言》。

2021年1月16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推进建筑材料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倡议书》,表示建筑材料行业要在2025年前全面实行碳达峰,水泥等行业要在2023年前率先实现碳达峰。

2021年2月10日,中国钢铁协会发布《钢铁担当,开启低碳新征程——推进钢铁行业低碳行动倡议书》。

王金南预测,钢铁、水泥、有色等行业与建筑领域的直接排放将于“十四五”期间达峰,石化化工、煤化工与交通领域将在“十五五”末期达峰,电力行业将在“十五五”末、“十六五”初期进入峰值平台期。

上述模拟结果显示,钢铁行业的达峰时间将是2021年,水泥行业将为2023年,铝冶炼行业为2024年,煤化工行业为2025年,交通行业为2028年,石化化工行业为2029年,电力行业为20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