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最后一天到国家音乐厅参加 NSO 的跨年音乐会,两首都是贝多芬的合唱曲,上半场是“合唱幻想曲”,下半场是“贝九”。虽说这种节庆场合,气象宏伟,庄严又充满欢悦的贝九原是再适合不过,但过于泛滥不免有老梗的感觉。

音乐演出平平,有些地方极好,但又有许多不合人意者。“合唱幻想曲”应以钢琴为主角,与各声部对话应和,贯串全曲。但演奏钢琴的小弟,音色技巧虽佳,却无纵横全场的气势和意识,在人声出场之前,音乐散漫无边,不知所云。

至于贝九,原本我相当期待第三乐章,可惜前三乐章,固然流畅,但优点也只是流畅,并没有特别的深度和张力,沦为第四乐章的铺陈。第四乐章乐团终于回神,表现不错,但表现**的还是人声,合唱团更是意外的优秀。乐曲尾端渐渐迈向高潮,或许时间接近跨年,观众席间充满了浮躁之气,前方有些观众以为置身演唱会,手足随着音乐摆动,严重干扰了我欣赏音乐的情绪。结束之后的欢呼和掌声更是异常热情,然而好坏参半的演出,并不值得这么热烈的掌声。

其实贝九之外,莫札特最后一首交响曲《朱彼得》同样明亮宏伟,高尚优雅又充满欢欣气息,也是欢庆年节的佳曲。希望将来古典乐在台湾更加深化之后,会听到更多元的跨年曲目,不再限于贝九此一老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