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几岁了还不太会说话;除了爸爸妈妈不愿意说其他的话;更喜欢用肢体语言表达,”如果出现这些问题,家长们是不是会觉得孩子是孤独症呢?其实很有可能孩子只是语言发育迟缓,那么如何进行判断呢,我们来看一下。

什么是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这些孩子语言发育未达到与其实际年龄相符合的水平。

一两岁还不怎么说话,严重的三岁以后也不说话,有的孩子偶尔会叫爸爸妈妈,会说话但是不愿意说话。

无法用正确的语言回答家长的提问,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常用拉手的方式请求帮助。

说话发音不准确,不清楚,口吃严重,说话声音小,旁人难以听清楚。

孤独症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不能与别人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方式。语言能力有可能落后于同龄儿童。而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一般在两、三岁时还不能说出简单的单词和句子,不能用语言进行人际交流,在理解和表达方面明显落后。

那么语言发育迟缓和孤独症具体的区别在哪呢?

语言发育迟缓表现在:语言理解与表达落后较多,社会交往没有明显落后。

孤独症表现在:社交能力明显落后并且有刻板行为,语言能力存在落后或者没有明显落后。

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往往因语言障碍很难找到玩伴,更多的只是自娱自乐或者家长的关心陪伴。这样的相处模式,会让他们陷入越来越不想主动沟通的困境。长此以往,这些孩子也容易陷入自我封闭的状态,而不愿与社会主动进行接触。因此,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