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像增城这样的“文明积分超市”,在全国已遍地开花。不少地方根据自身特色,并结合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的实际需求,创新推出各色各样的“文明积分超市”。虽然各地积分超市的叫法或做法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的是,推行了积分超市的地方都有了显著变化:街巷的垃圾少了,庭院干净整洁了;邻里矛盾少了,关系更和谐了;游手好闲的人少了,志愿者多了……“小积分”攒出“好习惯”,也兑出“大文明”。
其实,生活中一些不文明的小毛病,有时正是我们抱有“恶小可为之”的侥幸心态而养成的。殊不知,任何事物皆可积少成多,再不起眼的坏习惯,只要做的人多了,便容易成了一种不文明现象,最终影响的是身处其中的我们。而“文明积分超市”,既是鼓励,也是一种提醒。提醒大家“勿以善小而不为”。诚然,文明无法通过尺子来具体度量,也不能只用一分分的“文明积分”来体现,但是每一分的善行,每一分的义举,都值得记录,更应该得到鼓励。
如今,“文明积分超市”已引领文明新风尚,下一步,不妨思考如何让这一各地“特产”有机串联起来,形成更大的爱心传递平台,进一步拓宽渠道和应用范围,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小小文明积分超市,或许能有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