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明行笃”语出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朱熹认为:知行相须,不成偏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也曾提出“知行相资”之说。提出“知明行笃”作为校训内容的意义在于:1.知行问题历来是熟悉领域,也是教育领域的主要问题,陶行知等先哲对此有很多阐述。***的《实践论》就是对古今中外知行关系的一个科学总结。2.我校培养的学生在知行关系上有优良传统,学生不仅勤于求知,并且身体力行,把熟悉和实践结合起来,我们要发扬这一传统。3.这是朱熹名言,朱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又是“闽学”的创立者、福建的学术宗师,这也是一大特色。
概而言之,“知明行笃 立诚致广”就是要求全校师生努力做到知与行的统一,熟悉与实践的统一,学会做人与学会做事的统一,树立至诚的精神,不竭探索真理,达到广大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