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讨论韩国的政策背景、主轴与内容。
首先,《制造业创新3.0》是一个政府政策,由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Ministry of Trade Industry & Energy MOTIE)于2014年6月提出的。《制造业创新3.0》的上位政策是韩国朴槿惠总统上台后,于2014年所推出的《经济革新3年计划》,期望能够改善经济体质、实现创意经济,并且平衡内销与出口的结构。
依据《经济革新3年计划》,明订在2017年实现潜在GDP增长4%、就业人口率达70%、国民所得达4万美元等3项目标;而2015年的挑战重点是要提高FTA和网络战略性的使用率,也就是要充分利用FTA的经济优势与机会[1]。
其次,在《制造业创新3.0》提出的背景[2],包括产业科技面与各国政策方面。在产业科技面上,韩国也认知到制造业正面临典范转型问题,包括资讯科技、软件技术与网络科技的融合,全球化与新兴3D打印等技术。在其他国家政策方面,韩国也提到德国”工业4.0”政策及美国制造业回流等政策可能之影响。
此外,韩国政府也计划投入一兆韩元,鼓励政府与民间厂商的合作,并将成果扩散到韩国较弱的中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在韩国《制造业创新3.0》计划中,3D打印技术(计划建置6个3D打印中心)也被选成其中一关键技术与产业,并认为可提升中小企业之创新与创业能量。
第四,韩国《制造业创新3.0》策略与行动方案,如表一所示[2]:
策略一为创造制造业典范转移与融合,包括IT与软件的创新及建立新成长引擎。
策略二为强化特定产业的核心竞争能耐,包括先进材料与零件,及制造业的软实力。
策略三为强化制造业的创新与竞争力,包括人力资源强化与引进及建立东北亚创新园区。
策略四为进行海外市场的扩展,包括透过FTA进行海外市场行销与积极进行外交高峰会等。
Strategy Tasks
最后,从韩国《制造业创新3.0》现有政策文件看来,韩国政府认为物联网、智能工厂与3D打印等技术,对于制造业的影响与其他国家是一致的。韩国《制造业创新3.0》并未特别提到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与互联网的可能影响。韩国《制造业创新3.0》对于制造业服务化也没有特别讨论。
韩国《制造业创新3.0》是一个进行式,其后续执行成果值得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