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贵阳市人民政府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贵阳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并签订了总投资额达465亿元的106个项目。
双方将在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产业、以现代制造技术为引领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生物产业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合作。
北京市委常委、中关村党委会党组书记苟仲文表示,贵阳市近年来着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西部地区高新产业重要基地;而中关村是首都北京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是我国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的中心,最重要的技术创新源头和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的策源地。苟仲文说:“两地牵手,加强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方面的交流合作,将为双方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格局增添强大动力,共同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贡献力量。”
贵州省省长陈敏尔说,贵州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这个过程“既要追赶,又要加速转型”,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理念,走特色化、集聚化、绿色化的发展道路,其支撑点就是科技创新,科技驱动发展。贵阳和中关村的合作,必将有力地推动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
为解决两者合作中可能发生的“水土不服”问题,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白智勇表示,中关村将在前期规划中认真研究贵阳的产业规划和布局规划,按照贵阳的需要进行产业要素聚集。此外,此次合作以“企业为主,政府搭台”的方式进行,将避免发生“拉郎配”的现象。
贵阳市将利用好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这个大平台,吸引更多的高端创新要素在贵阳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