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4日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这是继1996年后,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二部粮食白皮书。其强调了国家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的战略定位并展现了中共领导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成就。
白皮书介绍,中国人口占世界的近1/5,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中国依靠自身力量,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白皮书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96年的414公斤增长了14%,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白皮书指出,中国粮食总产量连上新台阶。2018年产量近6.6亿吨,是1949年1.1亿吨的近六倍。白皮书称,中国实现谷物基本自给。2018年,谷物产量6.1亿吨,占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比1996年的4.5亿吨增加1.6亿吨。目前,中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白皮书称,近几年,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2001年至2018年年均进口的粮食总量中,大豆占比为75.4%,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品种合计占比不足6%。白皮书指出,未来中国将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发挥粮食加工引擎带动作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满足人民对优质绿色粮油产品的消费需求。
这份《白皮书》还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向国际提供了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方案。该文件提到,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引领推动了粮食安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