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IMF和世行经济学家在他们的最新研究报告中表示,一个主要因素是结构性的。…国际贸易加速增长不太可能像过去那样,为整体经济增长做出同等的贡献。…全球供应链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但近年来,如今已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的中国,…夺得了这些供应链越来越大的份额。IMF和世行指出,1993年,进口零部件占中国出口产品的60%以上。如今这个百分比只有35%。”[URL]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研究,世界经济不太可能看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推动全球化的迅猛贸易增长,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制造商正转向国内。
河北省将向亚非等国输出过剩工业产能 NYT CN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北部省份河北计划在未来10年,将其钢铁、水泥和玻璃制造产能部分转移到国外,以便削减过剩产能,管控排污工厂。转移的目的地可能是非洲和亚洲其他国家。中国一家国有工业联合体正加速主推一款商用客机,挑战国际市场的波音(Boeing)和空客(Airbus)双头垄断。
中国货币政策新框架思辩 FT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
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但基准利率体系尚不清晰;货币政策正处于从数量型调控转向价格型调控的机遇期,美联储新货币政策框架有何启示?
认为管好一个企业的人知道如何管理经济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