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报导,国际评级机构穆迪预测,中国经济将在今(2023)、明(2024)两年增强,周期性回升可能好于去年的预期,但从中长期来看,由于人口老龄化、生产率下降等结构性因素,中国经济成长速度可能趋缓。穆迪续指,中国经济长时间放缓,将对除亚太以外的其他新兴市场产生影响,对中国大宗商品需求有重大贸易部位的经济体将首当其冲。
中国国家统计局今(17)日公布数据显示,去(2022)年底中国全国人口14亿1175万人,相较上年底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负0.6,为超过60年来首次出现负成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认为,去年人口减少,主要还是由于新出生人口在减少,与生育意愿下降、婚育时间推迟等有关,也与育龄妇女人口的减少有关。他认为,人口负成长的趋势将延续,但并不用太急着担心此一问题,人口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与产业体系是否相匹配。
不过,中国经济学家任泽平在其微博发文表示,中国开放并鼓励生育刻不容缓,应加大支持生育政策力道,包括生育补贴、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辅助生育纳入社保、休假激励、女性就业权益保障、教育改革等,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他认为,人口问题是未来中国最重要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