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与大家讲到农村问题,提到中国农村承载着14亿人口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压力与责任,因此,农村、农业、农民是中国的奠基石。农业健康发展能够保证粮食自给自足、不受外国牵制之外,还可以优化土地资源的管理。举例来讲,我们国家有多少农业用地、有多少吨的粮食储备都是有准确数目并且通过卫星进行监控的。如果有地方政府未经允许征用了农业用地,那么国家就会做出警告和惩罚。所有这些管理都通过大数据来进行。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土地管理计划就是“红旗河工程”。“红旗河工程”拟从雅鲁藏布江取水,利用山形地势,以隧洞、明渠和水库相结合的方式,使水域覆盖新疆、甘肃等中国大部分的干旱区域。这项引水工程如果建成,将有效改变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打破现在的黑河—腾冲线(是一条贯穿中国东北至西南的假想直线,中国64%的土地和4%的人口在西北一侧,36%的土地和96%的人口在东南一侧),释放更多的农业和绿化土地,纾缓东南部的人口压力,也为未来国家的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筹划及建设这样的大型工程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时间等成本是无法估量的。只有通过政府数十年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才有可能实现,而此项工程就是中国制度优越的体现。公有制经济帮助国家建立起美好的基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带动人民致富。因此,国家利用人类社会好的经验制度并将它们进行结合,成效必然会更加显著。

录音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