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八)

1.词义的引申有两种方式,例如“病毒”,本义是指“比病菌小、多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病原体”,引申义指计算机病毒,即破坏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程序,这种引申方式是( )。

3.词义的概括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具有全民性,这说明词义没有( )性。

7.一个词的意义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这类词是( ),一个词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这类词是( )。

8.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作( ),它是产生这个词的其他意义的基础。

9.词义包含理性意义和( )两方面。同义词的“同”,是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

10.( )的各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方言词现象必须是相同的,或者基本上相同的。

11.离开上下文,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某个词的意义,是这个词的( )。

14.反义词的意义所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 )的方面。

17.掌握一种语言的词,核心的问题是要把词的( )和词的( )联系起来。

18.以现实现象作基础,不涉及人们主观态度的词义是词的( )。它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19.语言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类,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 ),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 ),简称( )。

20.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