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015年6月,博士,经济学,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W-Madison)。

2015年9月-至今,助教授,北京大学。

该论文基于新货币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在有摩擦的市场中研究不可分商品的交易和定价。这一研究为不可分商品的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填补了不可分商品在有摩擦的货币环境交易的理论空白,对不可分商品市场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商品的可分性假设是经济学界为简化分析而做出的,但现实中举足轻重的商品和资产很多不可分,如房地产等,用可分商品的假设研究它们有理论局限。因此,不可分商品在摩擦市场的交易是经济和金融学界十分关心的话题。学界持续关注不可分的商品在不同的支付手段下如何交易、如何定价、如何会出现市场冻结等现象。但在有摩擦的货币环境下,不可分商品的交易是研究的薄弱环节。

韩晗导师的研究巧妙地填补了这一环节。他和合作者们基于不可分商品的特性,创新性地采用新货币主义的理论框架,研究了稳态情况下有摩擦市场中不可分商品的交易。文章详细阐述了不可分商品的交易条件、交易价格和市场交易速度的决定因素,着重强调可分商品和不可分商品的异质性,为进一步研究货币、信贷政策对不可分商品的影响打下了理论基础。

韩晗导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与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合作者们共同完成了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