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拼大选而炒作“中国威胁”的不只是共和党人。17日,11名民主党籍参议员提出“美国领导法案2020”。据香港《南华早报》18日报道,该议案旨在加强美国的医疗供应链,支持5G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并打击知识产权盗窃、倾销、汇率操纵等活动。另外,这项议案拟支持总统全面执行针对中国政府“恶意行为”的制裁法律,并将允许某些香港和新疆居民申请进入美国。
美国商务部18日的声明提到,若TikTok带来的国家安全问题在11月12日前得到解决,相关禁令可以解除。沈逸认为,美方提到这一日期可能意味着,白宫不会在这两天宣布TikTok交易案的结果。他同时表示,11月12日的期限显然与美国大选的日程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美商务部的这份命令是特朗普意志的体现,“它是为其大选服务的,缺乏法律精神”。
17日,美国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史迪威在一场听证会上再次对中国发起恶毒攻击,无端指责中方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宣称美国并非是想让其他国家选边站,而是呼吁他们抗衡中国的“恶意行为”。
虽然“去美国化”的过程会比较痛苦,但对中国国内的供应链和高科技产业而言,也是一个在危机中求生存和突破的机会。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院长方兴东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美国政府的霸权面前,华为只能直面残酷的现实,迎接完全不公平合理的制裁,尽自己全力带动中国产业链,依靠非美国的产业链进行重构,最终依靠自身实力再次出发。他表示:“这一仗的利弊,要放在5年、10年乃至更长的时期来评估。这几年毫无疑问是华为痛苦的几年。但是,未来的华为一定会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