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是目前在物联网领域,国内唯一在民政部门正式以“联盟”形式注册的社团法人,批复的业务范围为全国性的一级社团组织。截止到2017年底,联盟经过9年的发展,已经服务全国近7000多家物联网相关的企业和机构,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物联网产业组织。

联盟的宗旨是:以创新为动力,以技术为核心,以应用为导向、以产业为主线、打造中国物联网产业中心,形成政、产、学、研、用开放式的合作机制。

在联盟的发展历程中,曾经打造多个行业第一名,也是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组建国内首家物联网关键技术中心(研究院)

2010年7月10日 ,创建国内首家“物联网关键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中关村物联网研究院前身)在京举行揭牌仪式。时任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出席揭牌仪式!2011年9月5日,“物联网关键应用技术北京工程中心”正式获得北京市发改委的批复。工程中心成立后全面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并在多个物联网产业细分领域取得重要成果。2018年起正积极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争取成为国家和地方共建创新应用平台。

2012年11月28日,由北京市、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英特尔公司及中国科学院联合筹备的“中国英特尔物联技术研究院”在中关村正式挂牌成立。物研院采用的是双院长模式,分别由英特尔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方之熙和中科院副秘书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谭铁牛担任。

2011年2月9日,在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的积极配合下,代表政府进行股权投资的中关村发展集团,对覆盖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的东方正通、信维科技、昆仑海岸、天一众合、庚顿数据、朗德华信、志恒达、思比科、时代凌宇、威讯紫晶等10家中小企业给予投资支持,总投资额超过1亿元;在国内首创了 “产业集群投资”的方式,实现了国有资本投资从“点对点”(单一企业、单一项目)向“点对链”(产业集群、产业链)的延伸。

联盟多年来在各项产业政策和标准建制方面,也取得了大量成果。

2010.4,《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0》,国内首次提出未来十年三个市场、三阶段的物联网产业发展路线图;

2011年,《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2011年,经信委《北京市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调研》;

IEEE1888《IPv6泛在绿色节能网络和传感器网络协议》国际标准,于2011年3月2日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在绿色节能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016年以来,联盟协助工信部、发改委等牵头进行了13.5物联网规划的前期调研和组织工作。并在2017年底发布了《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路线图》。

受邀作为2018年元旦《人民日报》海外版科技栏目的策划和撰稿单位。

同时,联盟积累了多年的物联网产业经验,建设了“中关村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国家科技部的专项,该平台在重庆南岸区和河北唐山市、广东珠海等城市先后落地,推动当地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支持物联网各细分产业的发展,联盟先后成立了16个专业委员会,其中特种设备专委会、大健康专委会等相继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平台,引领行业的深入发展。

2017年联盟开始将重点转向国际化进程,着力打造“全球物联网大会及GIC艾欧特大奖”的国际化品牌,先后与20多个国家建立了科技创新的合作关系,并先后创建了“中芬、中日等物联网创新中心”,引导国内外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2018年,联盟又发起“中国物联网大学”

构建——1个平台 + 3个100+模式:即1 + 3*100+

——100+行业。覆盖物联网100+个细分领域,促进各领域人才的供需平衡;

——100+城市。落地100+城市,与各城市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中国物联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