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是嫁接城市和自然的桥梁,撬动传统旅游资源的支点。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露营产业契合了当前我国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现实要求,迎合了如今国内迅猛发展的自驾游及自助游市场需求,也符合了各地政府对于传统旅游创新发展的政务要求。营地伴随露营这种休闲旅游而生,营地的建设对于露营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露营休闲游的快速崛起也倒逼着营地产业的建设与发展。
露营,也可称为野营、野宿,露营地的可追溯到早期人类在游牧、狩猎、迁徙、军事等活动中临时搭建的野外住宿场所。露营旅游起源于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许多美国人开始利用汽车开展露营活动,他们带上帐篷、床、炊具开始野外露营之旅。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要求回归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露营因为其特点迎合了人类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需求,从而逐渐成为一种旅游形式。
随着露营旅游的产业发展,人们对于出行的品质要求也在提高,设施设备齐全的露营地建设也在兴起。露营地的大规模建设,为露营旅游者提供汽车停泊、驻扎的场所和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如水、电、浴厕、垃圾污水处理、娱乐拓展等等,满足现代人的户外露营休闲旅游需求。
2016年,国家旅游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多部门于11月8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中提到,到2020年,建成各类自驾车旅居车营地2000个。国家政策为行业发展指引了目标和方向,由此可见,我国的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数量在未来几年还会持续增长,同时在营地建设的各个方面的标准和规范也日趋规范。
近几年,露营地虽然发展迅速,然而我国露营产业依旧处于发展初期,距离西方发达的营地产业还有一定差距。我国露营地在建设土地使用法规方面尚不明确,缺乏规划设计,产品结构还是较为单一,露营地产业需要税收、用水、用电等方面的扶持性政策;运营层面来看,经营管理较为粗放,盈利能力弱;目前我国的露营地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高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川滇区域,露营地的空间发展呈现散点式极化发展格局,发展不均衡。
2016年国家多次下达鼓励营地建设方面政策,已经从宏观方面给予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及露营上下游产业的逐渐发展和碰撞作用下,现在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也将逐一被解决。
小结: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市场的刺激,露营地开发建设将大力推进,使露营旅游产业加速发展。未来将产生3-5家全国性露营地品牌企业,露营地盈利能力也将逐步增强,注重生活品质的中产家庭将成为露营旅游休闲产业消费的核心客群。同时露营地的建设必将带动房车销售、户外用品、金融保险和衍生文化娱乐以及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形成完善的露营产业生态系统。
文章来源:营地建设是露营旅游产业中重要一环,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