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曾于医院或老人院看到有些人没有了头盖骨,多是医生拿走头颅骨后没有放回原位,拿走头骨后却不放回,是否医疗失误呢?当然不是。医生做完开颅手术后不放回头骨,主要是考虑到病人的身体状况,通常是病人的颅内压过高,令脑部出现水肿或出血,保持头颅打开是想提供空间降低颅内压。

降低颅内压对于正常没有受伤的脑细胞尤其重要,否则它们可能因为得不到氧分而坏死,令脑创伤更形恶化。除了降低颅内压,另一个不放回头骨的原因,是头骨受到污染,例如受细菌感染或被肿瘤细胞入侵,要清除这些异物就要拿走头盖骨。

一般情况下,医生也会尽快重置头骨。很多研究也发现,移开骨骨会影响脑部的循环,包括阻碍血液及养分供应,并可引致脑积水,对患者的复康进度构成影响。另方面,头骨在体外存放太久,可能因为头骨细胞坏死而无法放回原位。

假若病人失去头骨的保护,脑部容易受到外来物的入侵,大气压力也可令脑部受压,引起严重头痛甚至神经功能受损等情况。因此,在可行的情况下,例如感染、颅内压及肿瘤等问题受控后,医生便应尽快放回头骨。

病人能够用回自己的头骨当然是最好,排斥的机会也最小,形状也最为合适。但现实是原来的头骨未必可以再用,这时就可以考虑以塑胶制成的头骨模型,惟始终不是自身物料,形状亦不完美,手术后接合处可裂缝。幸好近年应用的3D立体打印技术,可以使用防菌物料为患者完美打造最配合头形的模型,带来更理想的外观,可改善病人的自信心,更可减低并发症发生,又能改善脑内循环,令病人的功能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