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实现1000km级的量子密钥分发,标志着中国量子通信迈出了实际应用的重要!
科学家利用“墨子号”作为量子纠缠源,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千公里级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将地面无中继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间距离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为量子通信现实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本次实验主要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团队,大学阿图尔·埃克特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团队、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相关团队一起完成。且该已于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想必很多看过《三体》的网友对“量子纠缠”这个词很熟悉吧?《三体》小说中三体星人用量子纠缠过的两个质子,就可以实现无限远(地球到三体星)的“零延迟”通信,从而到达远程(4光年)地球的目的。当时还只觉得是小说情节,亦或是高悬庙堂的量子学理论,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
对于中国团队取得成就,《自然》审稿人称赞道:“不依赖可信中继的长距离纠缠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实验实现是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