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历年后开始,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公布的每日确诊数字牵动每个人的心情,对未知病毒的恐慌伴随着对生活物资短缺的预期心理,使得药局外大排长龙成为每日街边的日常光景,社群中疯传的小道消息更让卖场卫生纸与尿布货架霎时清空。尽管“每个人都只有一粒卡臣,但到底是谁在臀? ”
实体通路的业者都在期盼疫情趋缓后,买气能够回温,不过根据调查发现,在后疫情时代下,民众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转变,过去常在传统通路购买日常消耗品(卫生纸、尿布、清洁剂等)及生鲜蔬果类的消费者,可能会像变了心的女朋友,再也回不去了!
为降低社区感染风险,台湾民众过去几个月都在努力维持“社交距离”,工作讨论改采视讯会议、校园授课实施远距教学,就连看影都能在家用影音串流享受。其实说到底,这些服务需求的本质还在,改变得大多为提供服务的方式,而“零接触”的生活方式,对我们又造成哪些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