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速对图像的影响?

为什么不使用移动检测技术?

答:当图象中的变化达到一定量时,将控制系统完成图像的捕捉及识别,这种移动检测技术对行车速度有比较大的局限,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一般只适用于5-20公里的车速,否则漏检率很高;光线的阴影、抖动的树支、车载系统中发动机的抖动及运行时的抖动都会引起误检;即使正确检出车辆,其检测位置也不一定是车牌清晰时的位置;车流太密时,漏检也很明显。实际应用时效果很不理想,没有实用价值。这种系统更无法在运行的警车内使用,因为图像总是在抖动,相当于总是有移动物体。有些系统可能针对这些现象做了一定的处理,但只能说是有所改进而已,无法回避事实。

车型对图像的影响?

答:不管是使用地感线圈还是红外触发,车型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大车与小车的触发位置即使在低速的情况下也可能超过0.5米,当超过1米时,捕捉的图像可能不是清晰的。

触发方式为什么不适用于车辆缉查?

答:车辆缉查一般都不应限制运行中的车速,否则影响交通,隐蔽性也不好。从以上的分析看,对于72-90公里/小时的车速,摄像机只会有一幅清晰的图像,由于受任务切换时间的不触定性以及车型等影响,触发捕捉到的图像经常不是清晰的,这势必严重影响山东车牌识别系统的准确性。

图像对识别的影响?

答:只有在图像聚焦清晰的情况下,识别结果才能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当图像中的车牌大小为150X40点阵时,字符不易粘连,利于切分,且切分后的字符特征较明显,利于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