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居的发展三阶段,越来越亲民]

台湾智慧家居的发展,历经了从拥有豪宅的人才有财力安装建置的“豪宅时期”、到后来由保全角度切入整合的“保全时期”,现在则是慢慢进入了“后装时期”。

[豪宅自建与装修补建时期]

自从比尔盖兹揭露自己位在西雅图的“未来屋”之后,智慧家居就成为各大豪宅竞相模仿的对象,也因此造就了Control4、 路创(Lutron)等整合设备商,帮客户在改装住居时同时纳入智慧家居的设计。

另外像是“远雄二代宅”这样的豪宅体系,在建造房屋时便预先规划好了住家的整体智慧家居布置。

不过这样的智慧家居整合最大的问题,就是遇到设备或家电用品损坏时,往往必须找原来的建置商才能更换,相对应的家电用品与设备选择空间。

保全业原本的业务范围,就包含了智慧家居中保障安全的部分,近年来台湾的中兴保全与新光保全也开始将营业内容延伸至整体智慧家居系统了。

中兴保全推出的方案为“中保无限+”,让家中所有电器都能透过手机遥控,借由装设好的感知器,可随时监控温湿度与瓦斯是否漏气,家人发生紧急状况时,也可按呼救铃。

此外,新光保全也推出了“新保智慧家”,首重保全的部分,但也加入了家电的遥控设计。新保智慧家跟中保无限+最大的不同是利用新光医院做医疗咨询机构及运用新保照顾机器人6S。

后装在这里的意思,就是消费者自己买产品来装整套智慧家居系统,而非预先建置好智慧家居设备、透过整合商或保全公司整合。

其实很早之前,各大家电厂商就希望跳过建商与保全业直接进入客户家中,以整套同一品牌家电做为诉求,让消费者可以透过电视或冰箱监控所有家电。在此同时,资讯与通信科技(ICT)业者也试图利用电视机上盒推广家电中控,连微软都试过以家用游戏主机Xbox来切入这个市场,但是都失败了。

其实,失败的主因是机上盒对消费者并非必需品,Google尝试了很久,但他在客户端的占有率一直不高,而电视或冰箱会有用几年就要换新的问题,此外,电视遥控器并不是很好用的家电控制器。而微软的Xbox更有消费者不会一直开着且不认为它应该被用来做智慧中控的问题。

不过上述问题最近开始有所突破,关键点即智能手机的普及。透过智能手机遥控,十分符合现代消费者的使用习性,而且原来彼此没有可供通信的共同协定厂商,现在开始形成阵营,相同阵营家电厂商的家电产品,有了共同协定后,只要使用者家中的家电是同一阵营的产品,就可以彼此互通,不用担心不够智慧了。

台湾目前由台湾智慧能源产业协会设定了TAISEIA 101的智慧家居通讯协定,去年开始在澎湖实验智慧电网。由这个动作,可以看到台湾的智慧家居后装离大家不是那么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