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方法也是国外较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在国内,也有相当广泛的应用。由前苏联中央科学研究所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专门针对泡沫混凝土泡沫剂的检测所提出。它主要用发泡剂的发泡倍数,1h泡沫沉降距,1h泡沫泌水量三个技术指标来检测发泡剂的质量。它的检测数据与罗斯法没有可比性。其检测方法如下。
发泡倍数:泡沫体积大于发泡剂水溶液体积的倍数。
沉降距:泡沫柱在单位时间内沉陷的距离。
泌水量:单位体积的泡沫完全消失后所分泌出的水量。
发泡剂可以促进水泥、菱镁、石膏等胶凝材料的凝结,
泡沫的沉陷距和泌水量可用图—2仪器测定,该仪器由容器、
玻璃管和浮标组成。容器底部有孔。玻璃管与容器的孔相连接,
玻璃管的直径为14㎜,长度为700㎜,底部有小龙头。浮标是一块直径为190㎜和重25 g的圆形铝板,根据上端容器上的刻度,测定泡沫的沉陷距。根据量管上的刻度,测定破裂泡沫所分泌出的容量即泌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