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及移置古旧建筑的石柱这个做法,似乎不限于早前向大家介绍过旧尖沙咀火车站的麻石支柱。大家到赤柱,除了把注意力及目光尽放在具有维多利亚时期色彩的美利楼外,可否留意到旁边还有一整列的“同昌大押”石柱?这些与美利楼格格不入的中式石柱,原本位于油麻地上海街,即现今砵兰街、上海街与亚皆老街交界位置,后来被搬移至此。
1950至1960年代,油麻地上海街有不少旧式唐楼(骑楼),当时有各式各样的商铺林立,如钟表店、米铺、杂货店、中药铺等,十分繁华。而“同昌大押”就是一间楼高三层的古老当铺,位于亚皆老街37号,是当时少有的转角唐楼,“同昌大押”石柱就是其骑楼楼底的支柱。
1990年代,土地发展公司(今市建局)进行油麻地上海街重建计划,砰兰街、上海街及俗称“雀仔街”的康乐街亦属于重建地段,不少建筑物连同“同昌大押”都被拆卸,只保留有其数个石柱,于2007年被移置美利楼旁边。昔日重建地段就变成我们今日所看到的朗豪坊,而“同昌大押”的位置则是变成租用商店。
【百年罗马式石柱:旧九广铁路尖沙咀火车站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