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针对近年多项大型工程屡爆超支,新一份施政报告公布发展局将成立并领导专责办公室,为工务工程设立成本指标制度,日后所有政府的新建项目造价必须低于指标,学校、办公室及宿舍先行。政府又会引入外地承建商及顾问公司,扩大建造业整体工程的承办能力,避免工程价格因承办力不足而上升。
近年多项大型工程均超支,政府认为有必要为工程定成本指标。
特首梁振英表示,政府有必要加强控制建造工程的成本,工务工程会尽快推出新措施,包括采用创新的设计意念和方式,减省非必要的设计,务求实而不华;工务部门亦将加强工程设计标准化、机械化及以预制方式施工,并采取“可建性设计”理念,减省成本。
政府将为工务工程设立成本指标制度。消息人士指,“建筑费过去五年升了五成,一定要控制成本,学校、办公室、宿舍会先行,若成本太高,便要修改设计。现时兴建学校每平方米建筑成本约二万元,日后的成本指标会合理,不会离地。”政府并将参考外地做法,引入外地承建商及顾问公司,扩大本港建造业整体工程承办能力。当局会咨询业界,消息人士强调“本地工程有好多,不存在争饭碗”。
此外,梁振英表示,建造业议会预测未来数年建造业仍欠缺约一万至一万五千名技术工人。除致力培训及吸引本地工人入行,在保障本地工人优先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前提下,有必要输入劳工。
政府亦将检讨补充劳工计划优化措施的成效,确保建造业可持续发展。劳工处称补充劳工计划在二○一三、一四及一五年,获批输入的劳工人数分别为五百五十六、三百四十二及九百三十八人,以去年的数字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