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记者罗沙)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6日公布了一份专题报告显示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交通肇事罪案件的特点和趋势。
对于交通肇事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专题报告显示交通肇事罪案件量2017年小幅上升后2018年、2019年呈连续下降趋势。报告同时对这几年的交通肇事行为人分析和交通肇事罪案件特征进行了展示。
——男性驾驶人的万人发案率较高。
报告显示交通肇事罪案件被告人年龄集中在29岁至49岁之间占比超六成;未成年被告人占比为0.22%。被告人为未成年人的案件中因驾驶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占比达70.98%。
报告同时显示被告人男性占比为94.6%女性占比为5.4%。女性驾驶人2016年至2019年平均万人发案率为0.25男性驾驶人平均万人发案率为2.2是女性驾驶人的8.8倍。
报告显示早6时及晚6时至7时为案发高峰期秋冬季相比其他季节案件较多。国道、省道为事故高发路段合计占比近七成。
按案发车辆类型来看小微型客车占比最高达49.26%;货车占比32.04%。货车涉案量占比远高于其保有量占比。肇事车辆为货车的案件中超速、超载、车况等问题较为突出合计占比近三成。
——超九成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报告显示交通肇事罪案件中近95%的案件出现被害人死亡情节。
此外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占比96.52%拘役占比2.89%免予刑事处罚占比为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