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 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 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 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展开] [收起]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西汉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 成都)人。“文章西汉两司马”, 这是班固对司马相如文学成就的评价。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汉赋经过他揉和各家特色,加上他自己的创造建立起固定的散体大赋,成为后来诗赋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