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放大器、DAC等东西的时候,通常都会遇到评估他们“失真程度”的参数,例如 IIP3、OIP3、三阶谐波失真、三阶交互调变失真等等等.... 甚至在挑选耳机、音响时,也会看到类似的参数(例如 THD,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等一大堆,一头雾水。本篇文章,并不是要讨论那些参数到底都是些什么。而是要回答一个基本问题:
“为什么评估线性度,都是使用那些参数?”
接下来,我会问大家几个问题。等这几个问题回答完,所有事情也就结束了。
答:这么明显!! 当我瞎了吗?! 完美弦波当然是(B)啊.... (袜靠.... 同学你来乱的哦....)
答:呃.... 这个嘛.... 恩..... 去死啦!!
一旦我们知道,在时域上要描述弦波的失真度有他的困难存在,而在频域上可以很轻易看到高次谐波的产生,代表这绝非完美的弦波,失真也将无所遁形。
在这里,要注明一下,波形的失真不一定都来自于电路的线性度不好,也有可能是噪声、干扰(特定干扰源、符码间干扰、多重路径干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