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此计划前,并不是每个志工们对中高龄者的生活都孰悉。

执行过程中,我们对于中高龄者的身心健康有更靠近日常生活的认识。包括bio-psycho-social的部分。

1. 随着年龄渐长,中高龄者需要面对生理功能退化的问题。许多事情无法做得像以前一样快,反应也是,学习也需要更长的时间。从心理层面探讨,会引起自尊议题。许多长辈们常提及希望自己年老生活可活得更有尊严。

2. 空巢期,生活重心从家人拉回自己身上时,并不是自由的感觉,而是伴随着焦虑,不知道自己现在还可以做些什么的迷惘。若常把注意力放在过去,则会容易忽略现在能做的事与规划未来的生活。迷惘时,有些长辈会寻求宗教成为心灵支柱。

3. 中高龄者的人际互动已大致建构了自己的应对与生活模式,互动时发现彼此差异容易给对方建议与评价好坏。有时不会意识到这样的关心可能会对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手册编制的内容根据三场次的工作坊主题编排,其中元素包含:疾病与保健、长照与双老照顾、灵性信仰、空巢期与自我照顾、人际互动等面向。

二、本系列工作坊共举办三场次,每场次三小时。手册制作时间12小时。每场工作坊除讲师外另配有一名自组团队的观察员,观察学员参与活动的情况并撰写观察记录。观察员为心理专业相关背景。

每场工作坊结束后邀请学员填写回馈表并进行手册资料统整。手册资料来源依据讲师投影片、观察记录与成员回馈。

一、三场报名人数共计约100人,实际参加人数50人,手册触及人数约100名。

(一) 自我照顾与助人技巧,平均满意度4.8

(二) 第三人生与生命故事,平均满意度4.7

(三) 甩开压力锅与纾压妙招,平均满意度4.4

(一) 自我照顾与助人技巧:希望日后可以多举办此类型的课程、多元互动。

(二) 第三人生与生命故事:可以更真实的回顾自己生命走到哪里、更确定自己目前的生活态度。

(三) 甩开压力锅与纾压妙招:知识性的学习、走出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