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行业2016年中期发展形势分析报告(5)
名牌产品也不能幸免,很多企业下降幅度达到30%左右,而2015年国内刀具市场整体规模下降9.6%。两个数字的差距,说明制造业在低端刀具需求大幅下降的同时,对现代高效刀具的旺盛需求有增无减,这一减一增说明我国制造业对刀具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广大工具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这种需求的重大变化,必须义无反顾的在供给侧做出相应的结构调整。目前看来,一批走在前列的工具企业,在“调结构、促转型”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虽然目前还难以用精确的统计数据来描述这种进步。因为高端和低端,在某些领域很难用明确的数字来划定“分界线”。最终的评价标准应该是用户的使用效果,而不仅仅是制造商制定的标准高低。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对一些代表性行业的现场调研来评估供给侧结构调整的成果。以现代汽车制造大量使用的“三高一专”高效刀具为例:在“十一五”末期调研显示:主机厂(动力总成)的刀具国产化率在10%-15%左右,到“十二五”末期调研时发现,国产化率普遍达到25%-30%,进步是明显的。当然,高端刀具国产化的比重,在制造业的各个子领域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工具行业内部,各企业间调结构的步伐也表现出很大的分化现象。总体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