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团队应用“特征光谱技术”量测分析塑胶玩具材料,让二手玩具回收与循环利用,将环保种子深植人心。

陪伴孩子成长的玩具,平均使用寿命仅六个月。据统计,九成玩具为塑料制成,其中八成最终会进入垃圾掩埋场、焚化炉或海洋,成为全球生态的大问题。

工研院携手玩具图书馆协会及台塑企业,规划于2022年设置塑胶再生示范场域,开启玩具二次原料再利用的源头,为地球减少废料。

玩具图书馆协会结合公益能量,已回收超过200公吨二手玩具,其中大多为塑胶制品。工研院团队应用“特征光谱技术”量测分析塑胶玩具材料,经光学分选、材质评估再制,变成可再次加工利用的二次原料。这项计划已获台塑支持,规划在高雄台塑发源地“昆仲公圜”开发示范场域,让二手玩具回收与循环利用,透过体验看见废弃塑胶的可能性,将环保种子深植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