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未来在海上?因应海平面上升危机,BIG为联合国人居署提出“浮动城市”!
透过可系泊于海上的六角形平台,组成海上城市,因应海平面上升、可居住陆地减少等环境议题。
在日前联合国人居署(UN-habitat)举行的新城市议程上,BIG 建筑事务所(Bjarke Ingels Group)提出了“浮动城市 oceanix city”概念设计,透过可系泊于海上的六角形平台,组成海上城市,因应海平面上升、可居住陆地减少等环境议题。
“浮动城市 oceanix city”的设计构想是可以抵御洪水、海啸与五级飓风等自然灾害,不仅建筑,也包含与麻省理工学院海洋工程中心合作的人为生态系统,发展出拥有相关设施,可以自行生产城市所需的动力、淡水和热量。透过模组化设计,城市可随时间发展、变换、适应不同环境,从基本的邻里发展至城市,有无限扩展的潜力。
海洋决定了我们的命运,但也可能是我们的未来。”BIG 的创始合伙人 bjarke ingels 进一步解释,“浮动城市”并不是说人们从此就搬到海上住好了,而是透过想像一个环境友善的栖息地,来解决住房短缺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威胁。
它是先于主要的沿海城市制造,在面临灾难时可以拖到海上,让人们暂时居住。目前是先将架构概念化,便于之后的建筑师可以轻松拆卸和重新配置。
建造时所使用的特别材料“biorock”,是一种通过将水下矿物暴露在电流中,形成的石灰石涂层。材料本身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强,因此可以承受恶劣的天气环境。它混凝土硬三倍,但仍然可以漂浮。
此外,城市里使用包含无人驾驶车辆、无人机交付和海洋养殖等技术配合,例如,平台下面的网箱可以收获扇贝、海带或其他海鲜。同时,水培系统会利用鱼类的废物来帮植物施肥。
“我们有足够的技术可以在水上生活而不伤害海洋生态系统,”OCEANIX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Marc Collins Chen表示,目标是确保这种具有可持续性的浮动城市能让更多人负担得起,而非成为有钱人的特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