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区地层下陷演化与永续管理策略评估及建议-地层下陷对地下水储存量影响机制及地下水资源永续策略之研究(总计划及子计划二)( I )

在台湾西部沿海平原,地层下陷一直是相当严重的问题,尤其以台湾中部浊水溪冲积扇最为严重,且下陷情形由沿海逐渐扩展至内陆,已成为台湾最大面积的地层下陷区。浊水溪冲积扇由于过去养殖渔业兴盛以及灌溉农业用途,过度仰赖地下水抽水而加剧地层下陷情形,不仅影响当地产业发展、生命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建设等,也使得地下水储存量过度消耗,有地下水枯竭之隐忧。气候变迁及人为活动的相互作用为区域内气候、水文、地层下陷等机制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变化。有鉴于此,本计划目的为将浊水溪冲积扇视为关键区,运用流量消退技术推估储水特性并模拟人为干扰对地层下陷区的地表水-地下水机制之影响,并以时空克利金方法进行地下水位在时间及空间上的估计,探讨不同形态及含水层之储水特性。为了了解气候与流域特征对地下水储存量变化的影响,本研究计划应用广义可加性模型分析主要控制因素以及地下水储存量与地层下陷间之关联,最后参考地下水资源永续架构以及考量利害关系人受管理策略之冲击,执行综合性评估以提供地下水资源永续应用策略之建议,落实学术研究对社会之贡献与回馈,并与其他子计划间之整合成果作为国内建立关键区服务架构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