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以不同方式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养分,使土壤养分逐渐减少,连续种植会使土壤贫瘠,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就必须把植物带走的矿质养分以施肥的方式归还土壤。

不论大、中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都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缺少某一种微量元素,就会产生微量元素缺乏症而导致减产。各营养元素的重要性是一样的,并不因为需要量的多少而改变。作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都有一定的功能,相互之间不能代替。缺少什么营养元素,就必须施用含有该营养元素的肥料。

作物的产量是由最缺乏的那个营养元素所决定的。

木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短那块木板的高度。

当最小养分的供应量逐步增加时,作物的产量也相应增加,最终可达到一个平衡点。

超过这个平衡点,随着该养分继续增加,作物的产量不仅不增加,反而减少。这是因为另一个养分成为了最小养分。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是土壤从养分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作物生长的能力。

直接因子:土壤养分、氮磷钾含量等。

众多因子综合作用形成了土壤肥力。影响作物产量的众多因子纠缠在一起,因子与因子之间既能相互促进,又能相互制约,而且经常不断变化。

例如,磷的不足,影响氮的肥效,增施钾肥,可以提高氮的吸收,磷肥施用过量,导致锌的沉淀,容易发生缺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