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是找回自己的自性,也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
第二件事是放下所有不是自己的东西。
不是自己的东西可多著,包含人格面具,在过往的创伤当中所有无意识形塑的一切保护,扭曲的自我认同,以及为了巩固这些认同所因应而生的种种补偿性的行为。
我们企图从外界得到的肯定,自我打气的方式,用来转移注意力的上瘾症,以及一焦虑就自动解离、不在当下的习惯,这一切,都是我们的补偿行为。
许多人甚至使用疾病来回避自己最不想面对的事。
因为只要不断把注意力放在疾病上面,就不用去面对更无解的内心黑暗面或恐惧。
要想接近自己的自性,首先得要卸下所有这些我们为自己戴上穿上的保护和外壳。
说穿上,因为有些人真的是一整套的穿上:像是中世纪的那种盔甲,或者潜水的紧身防水衣,或者厚重如相扑选手的肥腻外套....。每个人选择的保护方式和质地,都不太一样。
但这一切,都将会遮蔽我们的本来面目,隔绝我们自身真正的感觉。
在治疗过程中,这些认同的保护被脱下来之后,每个人感觉都是无比的轻松,伴随些微忐忑不安,没有这一层保护的自己,更赤裸了。
一旦这些保护的外壳和面具被扯下、剥离,我们真正的自我才有显现的可能。
所以透过发现自己不是什么,以及往内心探索自己真正是什么,两个途径一样重要。
一条是肯定之路,一条是否定之路。如此,疗愈才能够真正的完整,完成。
道理说穿了很简单,就是这两件事。但是执行起来,复杂又细腻,是一辈子不间断的探索和勇敢的放下。
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我们的人生就是如此,迂回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