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 缓存是一个临时数据库,用于存储有关“以前”的 DNS 查询信息。换句话说,无论何时访问网站,您的 Windows、Linux 或 mac OS 操作系统和 Chrome、Firefox 等Web 浏览器都会记录域名和其相对应的 IP 地址。这样就消除了对远程 DNS 服务的重复查询需要,以允许操作系统和网页浏览器能够通过 DNS 缓存快速解析网站的 URL。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要对网络连接问题进行排错时;或者更改了 DNS 服务器时,可能就需要手动清除和刷新 DNS 缓存。这样一来就可以清除掉已经缓存的 DNS 条目,再根据新配置的 DNS 设置来解析名称。

下面系统极客就为大家汇总介绍,如何在不同操作系统和 Web 浏览器中手动刷新 DNS 缓存。

清除 DNS 缓存的步骤对所有 Windows 版本都是相同的,您只需使用管理员权限打开“命令提示符”并运行以下命令即可:

2 执行以下命令就可以刷新 Windows 操作系统级别的 DNS 缓存:

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除非您安装并运行了 Systemd-Resolved、DNSMasq 或Nscd 等缓存服务,否则就不会存在操作系统级的 DNS 缓存。而且,刷新 DNS 缓存的过程或步骤会因 Linux 发行版和您正在使用的缓存服务而各异。

1 在“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确定服务是否正在运行:

如果服务正在运行,则命令将打印出活动状态,否则您将看到非活动状态。

Dnsmasq 是一款轻量级的 DHCP 和 DNS 服务器,如果您的系统使用 DNSMasq 作为缓存服务器,要清除 DNS 缓存,您需要在“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

Nscd 是一个缓存守护进程,它是大多数基于 RedHat 的 Linux 发行版所的首选 DNS 缓存系统。

如果您的 Linux 系统使用 Nscd,要清除 DNS 缓存,您需要在“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

在不同版本的 macOS 系统中,刷新 DNS 缓存的方法和命令会略有不同。在最新版本的 macOS 中清理 DNS 缓存可以在“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

对于早期版本的 macOS,刷新 DNS 缓存的命令是不同的:

大多数现代 Web 浏览器都有内置的 DNS 客户端,以防止每次访问网站时重复进行 DNS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