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研究(Institutional Research,IR)制度源自美国,在1950年代后逐渐专业化与制度化。
其主要功能为收集大学内部相关实征资讯加以整理并分析,进一步提供给各级决策者参考,以作为改善大学院校行政与教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几年来,在少子化、经济不景气与国际竞争的威胁下,造成大学经营环境日渐困难。
校务研究制度的建立,除了可以因应少子化、不景气与国际竞争造成大学经营环境日渐困难的问题,更可以针对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评鉴的需求提出建议,并满足社会对于大学相关资讯公开的期盼,因此在大学经营上逐渐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本校于103学年度第2学期第5次行政会议通过“华夏科技大学校务研究办公室设置要点”,104学年度正式成立校务研究办公室,其定位为“校级”单位,聘用专职研究员及行政人员从事校务资料之搜集、整合、分析、运用与管理,以维持办公室客观与独立的特性。针对本校中长程发展方向、校务行政、研究奖励、学术发展、国际化策略、产学与推广、社会服务、教学及学生辅导等之执行成效、精进策略提出建言及规划。
(二) 全校性初级资料之搜集及运用之管理与推动。
(三) 校务资料(平台)建置与释出研究分析之审议与执行。
(四) 重要校务规划决策参考资讯之提供及运用情形之追踪。
(五) 校务研究即时资讯呈现之汇整、观测与规划调整。
(六) 各单位校务资料专责人员联系服务,及校内外必要之客制化校务研析服务。
建立精确的校务研究数据库,打造务实的校务研究团队。
建构健全的学生学习成效评量机制,提升本校学生学习成效。
强化本校教学卓越特色、确保校务之永续发展、持续创新并自我提升超越。
以校务研究成果引领校务发展。提供充分且即时之资讯,协助本校各级决策者了解校务现况及国内外大学发展趋势,检视学校之优势与弱点,掌握校务发展方向。
确保办学品质,链接校务发展与技职教育趋势脉动,提升校务专业管理能力,形成以实证为基础的校务经营决策机制,确保教育资源有效配置,达成校务永续发展之目标。
建立正确且公开之资讯,满足社会对于大学资讯公开的期盼,并善尽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