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长“直播带货”,火了。从海参到樱桃、苹果,再到红酒,烟台特色产品在直播间大卖。
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疫情重构了既有的生产和消费链条,催生了很多新需求,“直播带货”成为社会消费的新时尚乃必然。尤其是,带有官方属性的“直播带货”,既可有效促进企业复工达产,又能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市县长“直播带货”,让直播红利尽情展现。
数据显示,在为期两天的直播中,我市共计12位市县长做客拼多多直播间,介绍烟台的农渔产品。烟台线上展销会累计曝光2.46亿次,各产业带直播间累计吸引2600万消费者围观和下单。两天时间,全平台烟台商家累计涨粉1300万,销售额相比去年日均水平上涨270%。
这样的成绩,对叫响烟台品牌直播间,带动烟台产业带数字化转型,大有裨益。
一次思维的凌空而舞,就可能形成一定范围的“经济风暴”。
在没有电商的时代,有地方领导干部会在电视节目中推销本地产品;还有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会将家乡特产带上全国两会,这些都是积极的尝试。
这种方式值得肯定和推广。对企业来说,“直播带货”能帮他们有效触网,摆脱困境,化危为机,充分达到外部经济效果。因为有保障的产品更容易获青睐,消费者买着放心,顺心,企业和农民也就会更开心,舒心。这样的“直播带货”,走出传统思维窠臼,走进网络广袤天下,亲和力强,实践性强,也容易出效果。镜头前的热闹和风光,彰显的是背后的付出和努力、调查和研究、责任与担当。
当然,“直播带货”也应注意一些问题。如,要有更好机制充分保障产品质量和水准,不能因便捷而打折;卖货方式变化,但高质量服务内核不能变。同时,要以直播为契机,创新更多农产品流通方式,实现多方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