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正义,一场思辨之旅》袭卷台湾书市之后,作者的下一本书《钱买不到的东西》尝试挑战传统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可惜之处在于这本书的书名有误导人之嫌,若仔细看这本书,麦可‧桑德尔的主题是“钱不应该可以买得到什么东西”,
少了这几个字,意义完全不同,但应该有帮出版社多卖出非常多本书。
此书里面写的尽是“钱买的到的东西”,且申论这样子可能会演变成更坏的社会。
若照著作者的意思来说明,什么是钱买不到的东西?
就是一个超越金钱的价值观的存在,也许我们可以给他一个概括的名字“伦理学”。
在许多地方,排队或者黄牛票成为了一门生意。但这到底是应该的还是不应该的呢?支持的人认为这都属于个人自由,且从市场的观点来看,黄牛票彻底测试了商品的价格极限,开发了市场从能接受的最高价格,但是作者提出了反对的论证:若黄牛票可以被买卖,则造成了有能力买黄牛票的人才有资格拥有好的位置或演出。然而有能力购买黄牛票的人并不一定代表她们比较珍惜表演(也许只是钱多),
很多事情不应该被商品化,是因为商品化容易腐化其价值,以较低、非适当的方式去衡量他。作者以摇滚乐手的演唱会来说,一场平价演唱会,当被黄牛票入侵时,就变成了“有钱人的演唱会”。如果排队是一种分配方式,分配给最有钱的人,并不是在每一种状况下,最好的分配方式。如果想要办一所最菁英的学校,那我们是要把入学机会给予最有潜力好好学习的人,而不是愿意花最多钱入学的人。
当有人为了钱去做某一件事,并不是出自于自由意志,而只是迫于现实想要钱。
作者反对以金钱的诱因来改善社会现象,举例奖学金。就算有学生因为奖学金而成绩增加,这并不代表让更多学生乐于学习。当我们替许多的行为,设置了相对应的固定罚金,那付得起有钱人则能是法律为无物。
在金钱的游戏之中,在金钱之上的是价值观,若否认金钱之上的价值观,则就是活在绝对被有钱人宰制的生活当中,至于如何开始建立,麦可‧桑德尔的著作,也许可以当作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