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这类防锈剂中的防锈添加剂能和金属表面发生反应,形成一层不溶性的致密的氧化保护膜,从而阻止金属的阳极过程,减缓或终止腐蚀的电化学过程,实现对金属的保护。如含钼酸盐和钨酸盐的水基防锈剂就属这一类。

⑵在金属表面生成难溶的盐类保护膜。这类防锈剂中的防锈添加剂能与金属上溶下来的金属离子作用而生成难溶的盐,沉积在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层,阻止金属的进一步溶解,起保护作用,如含磷酸盐和硅酸盐的水基防锈剂就属于这一类。

⑶生成难溶的络合物覆盖膜。这类防锈剂中的防锈添加剂中大多含有N、O、S等元素的杂环基团,它们能与金属表面的金属原子或金属表面附近的金属离子络合,附着在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难溶的络合物保护膜,阻止金属的溶解,起防锈作用。苯骈三氮唑的水溶液对铜的防护就属于这一类。

⑷形成物理吸附膜。这类防锈剂中通常含水溶性高分子成膜剂,待水蒸发后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保护膜,防止大气中有害气体对金属基体的直接侵蚀,实现对金属的防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