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专家常说投资股票的风险比债券为高,但在人生路上应如何分配股债投资比例?坊间有一种“100减岁数”的方程式,不但有助大家掌握年纪与风险投资的比例,更有助每年检讨强积金的策略。“100减岁数”方程式并不复杂,大家只消花一分钟便懂得投资方向。

“100减岁数”方程式运作简单,就是“100-岁数=投资股票比例”,假如你现时20岁,即是“100-20=80%”,答案中的80%要投资于股票,20%投资于债券市场。如果你已踏入60岁,经过方程式计算“100-60=40%”,答案中的40%便投资于股票,60%投资于债券市场。

由于股票的投资风险比债券为高,年纪愈轻时家庭负担及医疗压力相对较低,承受风险能力愈高,就算投资的股票价格有波幅,仍有时间等待回升或者转换资产,因此投资股票的比例可以较大。相反地,随着年纪愈来愈大责任便愈重,加上医疗等开支难免会增加,因此债券稳定的收益比波动的股票更为为适合。

不少打工仔选择强积金计划时会出现“选择困难症”,对着众多基金眼花撩乱,要解决疑难其实也可以透过“100减岁数”的理念分配基金。打工仔如果现时只有30岁,根据方程式“100-30=70%”,即是应把供款比例中的七成投资于股票基金,三成选择债券基金。有人建议选择股债混合的基金,但由于基金股债比例未必轻易找到,就算叫做平衡基金亦未必代表股债50/50,自制股债的基金组合更为简单清晰。

如果觉得自制股债比例比较麻烦,可以选用强积金预设投资策略(DIS),根据规定,50岁前的打工仔强积金资产会放在“核心累积基金”,当中六成投资于环球股票等高风险资产,四成投资于环球债券等低风险资产。当踏入50岁至64岁,受托人核心累积基金慢慢减少,由“65岁后基金”取代,当中只有两成投资于高风险资产,八成为低风险资产,核心累积基金比例会每年减少约6.7%,直至64岁以后所有强积金资产会全部投资于“65岁后基金”。此股债比例的变化,与“100减岁数”的投资理念相近。

不过,使用预设投资策略属于“懒人投资法”,其投资集中环球股票市场,回顾过去核心累积基金的一年期年率化回报表现属于中规中矩。作为更精明的打工仔应该要学习留意市场动向,充当自己的基金经理才能获取**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