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被指定为韩国第20座国立公园,湖南正脉的巨大暗流与南海海水相冲撞激起的花岗岩在岁月的打磨下形成了今天的月出山。
月出山面积为56.1平方公里,占地虽不宽却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所含文化遗迹和遗产在20座国立公园中排名第三。月出山主峰为天皇峰(809米),新罗时代起便是祭天的地方。
以天皇峰为中心,月出山东北和西南的景色差异很大。东北山脊上多巨岩,气势雄伟;而西南地区大大小小的岩石则形成塔状结构。
月出山共有冬柏树、日本常绿橡树(Quercus acuta)等693种植物;动物则有哺乳类19种、鸟类79种、两栖•爬虫类14种、鱼类31种和昆虫678种,共计821种。
叶呈圆形饭勺模样,表面有红色的绒毛。
为宿根草,是有名的捕虫植物。叶子正面与边缘有红色的绒毛,以粘着在绒毛上的小虫为生。
分布在月出山国立公园内的道岬寺湿地内。数量少,应积极保护。
整体为褐色带浅绿色,翅膀上有2条明显的白线,胸部有黑色的T字纹路。坐着时,尾巴不停左右摇晃。
不常见的夏季候鸟。通常鹡鸰都生活在水边,山鹡鸰则生活于林间,在树上筑巢。
调查显示山鹡鸰生活在月出山国立公园,现实生活中却很难看到,估计数量极少。山鹡鸰的啼叫声与以前纺车(从木棉花中抽取棉丝时使用的工具)旋转的声音相似,因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