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因为数量众多、形态复杂,一个字的读音又会随着时代改变,用来记载语言的发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虽说如此,中国的历代朝廷仍有着与周边邻国来往的需求,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无论是要嘘寒问暖,还是围桌谈判,了解对方的语言总是更方便运筹帷幄。
我们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因为语音解读不一致而造成误解的例子,最常见的就是口误-一时搞错音节的声调、子音、母音、长度,或将音节对调,甚至从大脑中读取出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单字。假设这个世界里每个人讲话都“音节清晰”、“字正腔圆”,我们的耳朵也功能正常的话,肯定能不会再“讲错”、“听错”吧?
如何讲一口标准英语?
随着现代社会愈趋国际化,学习语言也一直是个热门的话题。前些时日,甚至有因为英语口音闹出的新闻。我们该怎么避免“讲出东南亚腔”或“讲得像韩国人”的英语、讲出一口“美丽”的标准英语?
从一个爱语言学的小麻瓜成长为靠研究语言学吃饭的中型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