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天堂的故事,有很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结局是抱憾的。但愿你我搭上的,是开往天堂的巴士,而且我们选择的是单程票。
这个选择,不仅关乎生死,更扩及生前与死后的一切。
幽冥城──人死后灵魂的居住地,湿冷苍茫,广大无边。据说幽冥城里的幽灵,遇假日可以出外旅行,这传说可信度不小,君不见有的幽灵选择旅行回到尘世,戏弄灵媒;有的去维护从前房子的主权,所以房子闹鬼。另有些幽灵,则是搭上开往天堂的巴士,进行“天堂一日游”。如果你喜欢,可以留下来;如果你不愿,可以原车返回。
“人若选择了尘世而非天堂,终将发现尘世一向都只是地狱的一部分;而尘世若被置于天堂之次,则一开始就是天堂本身的一部分。”
先后任教于英国牛津与剑桥大学,三十三岁成为基督徒,自称是全英国最不情愿的归信者,后来却成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护教家。
从未受过神学训练的鲁益师,谈论教义的方式反而跳脱传统思维,在他那“土法炼钢”的解析之下,同样的神学命题,却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例如在本书中,他便充分发挥文学长才,以小说体裁阐明他独特的“天堂观”。
鲁益师以其灵巧的想像力,跳脱圣经中黄金街、碧玉城的天堂印象,反而建构出一个草坚如刚钻、雨滴若枪弹、坚不可摧、真实无比的天堂场景;再将尘世的是非恩怨一出出搬到天堂边境。借着一对对角色的对话,鲁益师不仅用力划出善恶真假的界线,你我所以为的天堂面貌,恐怕也将彻底被颠覆。